第一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哲学所获奖名单(1993年)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作者姓名 发表单位 发表时间 获奖情况 1 《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 专著 叶秀山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2年6月 不分等 2 《西方马克思主义》 专著 徐崇温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年5月 不分等 3 《理学的演变》 专著 蒙培元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4年5月 不分等 4 《形式逻辑原理》 专著 诸葛殷同、张家龙等 人民出版社 1982年11月 不分等 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专著 李景源主编 重庆出版社 1991年6月 不分等 6 《论智能革命——高技术发展的社会影响》 论文 童天湘 《中国社会科学》 1988年第6期 不分等 7 《全部知识学的基础》 译著 王玖兴 商务印书馆 1986年7月 不分等 8 《黑格尔<自然哲学>》 译著 梁存秀等 商务印书馆 1980年5月 不分等
第二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哲学所获奖名单(1996年)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作者姓名 |
发表单位 |
发表时间 |
获奖情况 |
1 |
《科学前沿与哲学》 |
专著 |
胡文耕主编 |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1993年6月 |
优秀奖 |
2 |
《逻辑百科辞典》 |
工具书 |
周礼全主编 |
四川教育出版社 |
1994年2月 |
优秀奖 |
第三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哲学所获奖名单(2000年)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作者姓名 |
发表单位 |
发表时间 |
获奖情况 |
1 |
《哲学逻辑研究》 |
专著 |
张清宇、李小五等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997年5月 |
一等奖 |
2 |
《伦理新视点——转型时期的社会伦理与道德》 |
专著 |
廖申白、孙春晨主编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97年11月 |
二等奖 |
3 |
《梵本<因明入正理论>——因三相的梵语原文和玄奘的汉译》 |
论文 |
巫白慧 |
台湾《中华佛学学报》 |
1995年第8期 |
二等奖 |
4 |
《哲学与文化》 |
专著 |
陈筠泉、刘奔主编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96年4月 |
三等奖 |
5 |
《论发展观与文化建设》 |
论文 |
吴元梁 |
《中国社会科学》 |
1996年第5期 |
三等奖 |
6 |
《研究与开发课题制研究报告》 |
研究报告 |
金吾伦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998年 |
三等奖 |
7 |
《现象学运动》 |
译著 |
王炳文、张金言译 |
商务印书馆 |
1995年10月 |
三等奖 |
第四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哲学所获奖名单(2002年)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作者姓名 |
发表单位 |
发表时间 |
获奖情况 |
1 |
《美国哲学史》 |
专著 |
涂纪亮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2000年3月 |
一等奖 |
2 |
《自然语言逻辑研究》 |
专著 |
邹崇理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0年4月 |
二等奖 |
3 |
A Strategy of Clinical Tolerance for the Prevention of HIV and AIDS in China(《中国艾滋病预防的宽容策略》) |
论文 |
王延光 |
The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
Vol.25.No.1 2000年 |
二等奖 |
4 |
《维特根斯坦》 |
专著 |
江怡 |
湖南教育出版社 |
1999年9月 |
三等奖 |
5 |
《走进分析哲学》 |
专著 |
王路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1999年9月 |
三等奖 |
6 |
《从仁的四个层面看普遍伦理的可能性》 |
论文 |
蒙培元 |
《中国哲学史》 |
2000年第4期 |
三等奖 |
7 |
《关于构建“中国创新体系”的若干重要问题的报告》 |
研究报告 |
李鹏程、李河、张晓明等 |
呈送党中央、国务院 |
2000年 |
三等奖 |
第五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哲学所获奖名单(2004年)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作者姓名 |
发表单位 |
发表时间 |
获奖情况 |
1 |
《希腊哲学从宇宙论到伦理学的过渡》 |
论文 |
叶秀山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
2001年第1-2期 |
一等奖 |
2 |
《哲学全书第一部分:逻辑学》 |
译著 |
梁存秀(署名梁志学) |
人民出版社 |
2002年12月 |
一等奖 |
3 |
《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 |
专著 |
甘绍平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2002年10月 |
三等奖 |
4 |
《西欧文明》 |
专著 |
姚介厚、李鹏程、杨深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2年11月 |
三等奖 |
5 |
《断裂中的传统——信念与理性之间》 |
专著 |
郑家栋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1年4月 |
三等奖 |
6 |
《印度吠檀多不二论哲学》 |
专著 |
孙晶 |
东方出版社 |
2002年6月 |
三等奖 |
7 |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应用、形态、前景》 |
专著 |
徐素华 |
北京出版社 |
2002年1月 |
三等奖 |
第六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哲学所获奖名单(2007年)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作者姓名 |
发表单位 |
发表时间 |
获奖情况 |
1 |
《西方哲学史》(多卷本) |
专著 |
叶秀山、王树人等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2004年至2005年 |
一等奖 |
2 |
《本草纲目》(全英译本) |
译著 |
罗希文 |
外文出版社 |
2003年 |
一等奖 |
3 |
《唯心与了别——根本唯识思想研究》 |
专著 |
周贵华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4年5月 |
二等奖 |
4 |
《走向精神之路——狄尔泰哲学思想研究》 |
专著 |
谢地坤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2003年8月 |
三等奖 |
5 |
《伦理学之后——现代西方元伦理学思想》 |
专著 |
孙伟平 |
江西教育出版社 |
2004年5月 |
三等奖 |
6 |
《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 |
专著 |
郭沂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2001年2月 |
三等奖 |
7 |
《反思经史关系:从“启攻益”说起》 |
论文 |
李存山 |
《中国社会科学》 |
2003年第4期 |
三等奖 |
8 |
《维特根斯坦全集》 |
译著 |
涂纪亮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2003年1月 |
三等奖 |
第七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哲学所获奖名单(2011年)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作者姓名 |
发表单位 |
发表时间 |
获奖情况 |
1 |
《巴别塔的重建与解构——解释学视野中的翻译问题》 |
专著 |
李河 |
云南大学出版社 |
2005年10月 |
一等奖 |
2 |
《唯识、心性与如来藏》 |
专著 |
周贵华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2006年3月 |
二等奖 |
3 |
《论道德金规律的最佳可能方案》(中文版) |
论文 |
赵汀阳 |
《中国社会科学》 |
2005年第3期 |
三等奖 |
4 |
《宋学与宋论——兼评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 |
论文 |
李存山 |
《儒林》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 |
2005年8月 |
三等奖 |
5 |
《应用伦理学的论证问题》 |
论文 |
甘绍平 |
《中国社会科学》 |
2006年第1期 |
三等奖 |
6 |
克罗齐史学名著译丛:《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十九世纪欧洲史》 |
译著 |
田时纲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5年8月 |
三等奖 |
第八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哲学所获奖名单(2013年)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作者姓名 |
发表单位 |
发表时间 |
获奖情况 |
1 |
《中国哲学的现状、问题和任务》 |
论文 |
谢地坤 |
《中国社会科学》 |
2008年第5期 |
一等奖 |
2 |
《共在存在论:人际与心际》 |
论文 |
赵汀阳 |
《哲学研究》 |
2009年第8期 |
三等奖 |
3 |
Chinese Way of Thinking(《中国人的思维》) |
英文专著 |
王柯平 |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
2009年5月 |
三等奖 |
4 |
《人权伦理学》 |
专著 |
甘绍平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2009年2月 |
三等奖 |
5 |
《韩国儒学史》 |
专著 |
李甦平 |
人民出版社 |
2009年8月 |
三等奖 |
6 |
《经、史、儒关系的重构与“批判儒学”之建立——以<儒学五论>为中心试论蒙文通“儒学”观念的特质》 |
论文 |
张志强 |
《中国哲学史》 |
2009年第1期 |
三等奖 |
第九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哲学所获奖名单(2016年)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作者姓名 |
发表单位 |
发表时间 |
获奖情况 |
1 |
《东方哲学史》(五卷本) |
专著 |
徐远和、李甦平、周贵华、孙晶主编 |
人民出版社 |
2010年12月 |
一等奖 |
2 |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演变》(上、下卷) |
专著 |
吴元梁主编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10年3月 |
二等奖 |
3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
专著 |
徐崇温 |
重庆出版集团 重庆出版社 |
2011年2月 |
三等奖 |
4 |
《生命与信仰——克尔凯郭尔假名写作时期基督教哲学思想研究》 |
专著 |
王齐 |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江苏人民出版社 |
2010年10月 |
三等奖 |
5 |
《试析康德“自然目的论”之意义》 |
论文 |
叶秀山 |
《南京大学学报》 |
2011年第5期 |
三等奖 |
6 |
《“操齐物以解纷,明天倪以为量”:论章太炎齐物哲学的形成及其意趣》 |
论文 |
张志强 |
《中国哲学史》 |
2012年第3期 |
三等奖 |
7 |
《黑格尔全集》(第17卷) |
译著 |
梁志学、李理 |
商务印书馆 |
2012年6月 |
三等奖 |
第十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哲学所获奖名单(2019年)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作者姓名 |
发表单位 |
发表时间 |
获奖情况 |
1 |
《第一哲学的支点》 |
专著 |
赵汀阳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3年1月 |
一等奖 |
2 |
《伦理学的当代建构》 |
专著 |
甘绍平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2015年1月 |
三等奖 |
3 |
《<法礼篇>的道德诗学》 |
专著 |
王柯平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5年4月 |
三等奖 |
4 |
《可接受的科学:当代科学基础的反思》 |
专著 |
段伟文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4年4月 |
三等奖 |
5 |
《一种伦理民族主义是否可能?——论章太炎的民族主义》 |
论文 |
张志强 |
《哲学动态》2015年第3期 |
2015年3月 |
三等奖 |
6 |
《看、听和信——克尔凯郭尔和尼采视域下的信仰》 |
论文 |
王 齐 |
《哲学研究》2015年第3期 |
2015年3月 |
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