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第三滞留(tertiary retention)是斯蒂格勒的核心概念,它为理解技术提供了独特视角。
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将科学革命讨论带入科学家、史学家和哲学家的研究视野。
科学实践哲学与实用主义均十分重视实践,但二者鲜有交集。
随着20世纪初科学在中国的本土化运动兴起,把科学与哲学联系起来的讨论越来越多。
生态危机与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为急迫的问题之一
关于中国智库发展史的回顾表明,现代意义上的智库在中国经历了从无到有、愈加重视的变迁过程
在一般形而上学中,哲学将知识与存在及其二者的关系视为主要论题,其中反思的中介始终都是人类。
“器官学”(organology)由斯蒂格勒引入哲学界,作为理解技术的概念框架。
中国近代技术思想的生成是技术思想史演变历程中一次不可忽视的“范式”转换。
:《技术与时间》是斯蒂格勒的代表作,奠定了他后期批判数字技术与“人类世”的思想基础
作为促进社会变革的技术力量之一,铁路被形容为“强有力且戏剧性的工业革命象征”。
斯蒂格勒哲学的中心命题之一是“技术创造人”。
金吾伦(1937.11—2018.01),中国当代著名科学哲学家。生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哲学所研...
对于“科技”概念在当代中国的流行,由科学与技术关系出发的批判立场较为常见。
人工智能是当下的社会热点词汇之一,也是哲学研究的一大热门主题。
马里奥·邦格的因果性思想的核心是“因果性范畴是众多决定性范畴中的一个特例”。
在信息本体论中,无论是主张物质是信息的基础还是主张信息是物质的基础都会导致严重的问题。
"铁道"等译词的历史起源与传播轨迹反映了近代中国与日本铁路认知互动情形的复杂性。
20世纪60年代末,德勒兹将存在论与单义性联系起来。
在科技史领域,技术与人文是一对备受学界争议的问题范式。
文章尝试给“技术工具论”以更清晰表述。首先依照技术与人、价值、使用目的等的关系而整理其...
在二十一世纪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产生了一段不可见的距离。对于技术现象学...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昌明的时代。运用科学来探究未知并解释一切,蔚然成风。物理主义被认为体现...
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技术的发明带来了生命科技领域的革命,同时引发了关于基因编辑...
作为一个美籍哲学家,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十分熟悉,他看到在当时的发达工业社会,科技应用十...
《逻辑哲学论》是维特根斯坦第一部正式出版的著作,时至今日,这部著作中的许多命题究竟是什...
身体论域自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学术界广泛发酵以来, 其影响已然成为一个跨学
数据的伦理价值分析是当前诸多人文社会学科共同关
现代技术体系自诞生以来就展现出推动整个世界前进、促进生产方式和思维方
在关于狄拉克思想的研究中, 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是狄拉克对物理
2016年1月,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论文声称,一款名为“阿尔
当代心智哲学中, 知觉表征论 (representationalism) 是一种具有极强影
欧洲大陆哲学在认知科学中的作用逐渐成为当代西方学术界的一
自爱因斯坦以来, 人类就一直希望寻找到统一宇宙万物的终极科学理
作为当代著名的思想家, 贝尔纳·斯蒂格勒为我们理解技术现象以及现代技术的
技术人类学是一门源远流长而又方兴未艾的学科。自柏拉图在《普罗泰戈拉》中将技术与人类
唐纳德·戴维森 (Donald Davidson, 1917—2003) 是继蒯因之后最著名
证明力源于证据的相关性及其关联程度, 若要评价证据的证明力一定离不开相关
心灵因果排除 (the exclusion of mental causation) 是当前心灵哲学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