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1月
15日,所长谢地坤、荣誉学部委员姚介厚研究员会见来访的爱尔兰国立大学梅努斯哲学系主任迈克尔·邓恩教授一行。
18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召开常务理事会议,总结2009年工作,研究2010年学术活动。
29日,我院召开2010年度安全工作会议,我所被评为2009年安全工作达标单位。
本月,我院研究生院来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我院有关规定,谢地坤继续担任第九届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2月
2日,召开2010年迎春团拜会,在职人员和离退休干部200多人参加。春节前夕,所领导走访慰问荣誉学部委员、离退休老同志、老学者遗孀50余人。
5日,2009年度老干部科研成果统计工作完成。全年有22位离退休老干部承担科研课题,取得科研成果64项,其中论文占85%,专(译)著占15%。
25日,云南省电视台纪念艾思奇诞辰100周年纪录片制作组来院采访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学部委员汝信,荣誉学部委员赵凤岐。文献专题片《一代哲人艾思奇》由云南省委宣传部与我院联合拍摄,由哲学所负责具体工作,课题组包括李景源、孙伟平、吴元梁、徐素华和刘悦笛。此前课题组多次会见云南省委宣传部领导和艾思奇纪录片制作联络组,就剧本编写、资料搜集等进行商讨。
本月,经社科[2010]研字第16、17号文件批准,周贵华主持的院重大课题《印度佛教哲学史》立项;学部委员叶秀山主持的《欧洲哲学的历史发展与中国哲学的机遇》、陈霞主持的《道家思想的哲学新探》、杨通进主持的《国际关系伦理视域中的全球正义研究》、徐碧辉主持的《中国实践美学研究》、龚颖主持的《日本伦理学史:1868~1945》、李西祥主持的《<资本论>的历史逻辑与当代世界》作为院重点课题立项。
3月
1~5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7名研究人员赴河北省石家庄市开展国情调研,主题是“创建和谐社会中的劳动——分配关系研究”。
2日,所学术委员会讨论新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人选。经选举,推荐谢地坤担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余涌、孙伟平担任副主任,并上报院科研局备案。
9日,院2009~2010年度先进个人评选结果揭晓,我所推荐的全国政协委员、院文史哲学部副主任、学部委员李景源被评为科研岗位先进个人。
22日,经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鉴于张博树2009年以来多次违反工作纪律,未经请假和批准擅自出境,连续旷工一个多月,累计旷工两个多月,根据人事部《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暂行规定》及院所有关规定,与张博树解除人事关系,予以辞退。
28日~
30日,召开全所大会,谢地坤对2009年工作进行总结,部署2010年工作,吴尚民总结2009年所党委工作,部署2010年党建工作,余涌传达院2010年工作会议精神,孙伟平传达院
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精神。
同日,召开所务会议,讨论通过《哲学所规章制度汇编(2010年版)》,决定编辑印发全所。
本月,在民主推荐和组织考核、公示的基础上,所党委研究决定,聘任刘新文为逻辑学研究室副主任。
本月,由我所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克尔凯郭尔研究中心合作的翻译项目《克尔凯郭尔文集》(十卷本),已完成第二、三卷《非此即彼》的出版工作,两卷合计近100万字。
本月,经所长办公会、所党委会研究,院人事教育局批准,江怡调离我所到北京师范大学工作。
4月
1~3日,受院领导委派,李景源、吴尚民到云南腾冲出席艾思奇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
9日,举办“古希腊哲学青年论坛”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主题为“赫拉克利特的哲学”。
15~17日,“世界文明国际论坛”第四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由院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澳门基金会、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会议主题是“当代世界文明进程的新特征和文明研究的新进展”,谢地坤代表我所出席会议。
20日,我所183人向玉树地震灾区群众捐款49638元。
23日,举办“建所55周年系列学术论坛之人权与伦理学论坛”。会议由伦理室承办,主题是“人权与伦理学关系问题”。余涌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辞。
27日,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听取和审议上届工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新一届工会委员会。会议选举吴尚民为新一届工会主席、刘克海为新一届工会副主席,孙春晨、徐碧辉、谈宪生、陈刚、田申、马新晶、李薇为新一届工会委员;选举孟繁红为新一届经审委员会主任,陈刚、马新晶为新一届经审委员。
本月,经院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成立院梵文研究中心,孙晶被委任为该中心副主任。
本月,荣誉学部委员徐崇温主持的院交办课题《国际金融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获批准立项。
本月,蔡俊生主持的《俄罗斯文化模式研究》、郑湧主持的《美的现实性研究》、田时纲主持的《布鲁诺自然哲学译著及研究》和张浩主持的《试论社会——文化发展的若干问题》获院2010年度老年科研基金立项,
5月
5日,院团委召开大会表彰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团组织,我所团支部获第7批中央国家机关“五四红旗团支部创建单位”。
11日,为纪念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客逝北京400周年,由意大利驻华使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我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欧盟商会、北京中国学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利玛窦中欧文化交流及应用伦理研讨会”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行。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伟平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辞。
16~23日,孙伟平带领我所国情考察组赴浙江嘉兴,考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9日,经群众推荐,组织考核和公示,所党委会研究决定,聘任尚杰为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室主任,马寅卯为副主任。
25日,谢地坤会见来访的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斯米尔诺夫一行。
本月,我所完成党支部调整及改选工作,设在职人员党支部13个,离休人员党支部1个,退休人员党支部1个。调整后的党支部选举出党支部书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室党支部书记高岸起、副书记崔唯航;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党支部书记欧阳英、副书记徐素华;中国哲学史研究室和东方哲学史研究室党支部书记张志强、副书记洪军;西方哲学史研究室和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室党支部书记尚杰、副书记马寅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室和逻辑学研究室党支部书记段伟文;伦理学研究室党支部书记龚颖;美学研究室党支部书记徐碧辉;院文化研究中心和哲学与文化研究室党支部书记贾旭东(支部书记学习及出国期间,由惠鸣代理支部书记);《哲学研究》和《哲学动态》编辑部党支部书记鉴传今、副书记强乃社;《世界哲学》编辑部党支部书记孟繁红;人事处(党办)党支部书记陈刚;科研处和图资室党支部书记单继刚;办公室党支部书记刘克海;离休人员党支部书记于良华;退休人员党支部书记董谊思。
6月
3日,院召开小金库治理和社团清理整顿工作会议,吴尚民作题为“加大财务收支管理执行力,建立治理小金库长效机制”的发言。
8日,王伟光主持第9次调研座谈会,与哲学所、宗教所、语言所领导、研究室主任、党支部书记就贯彻2010年院工作会议精神进行座谈。吴尚民、谢地坤等同志汇报我所班子建设、学科和学风、研究室以及党支部建设等情况。副院长李慎明、高全立,中纪委驻院纪检组组长李秋芳,秘书长黄浩涛出席调研座谈会,院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21~22日,吴尚民应邀赴福建南平,代表我所出席“海峡论坛·第三届武夷山朱子文化节”开幕式。
26—27日,由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上海财大现代经济哲学研究中心与哲学所、哲学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的“全国财富哲学高级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主题为“金融危机的挑战与应战:走向未来的人类财富观”。李慎明副院长、谢地坤、李景源和哲学研究编辑部人员出席会议。
29日,举办全所纪念建党八十九周年红歌会。
30日,我院召开国情调研成果交流会。我所国情调研重大项目《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现状、关键问题和政策建议》项目组作“求实重义,让国情调研、决策建议与学科建设相得益彰”的发言;我所国情考察组作《教育与考察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科研与服务结合》的发言。
本月,我所有5项课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叶秀山主持的重点项目《欧洲哲学的历史发展与中国哲学的机遇研究》、龚颖主持的一般项目《1868~1945年日本伦理学史》、刘新文主持的一般项目《广义析舍的逻辑系统及其证明论语复杂性研究》、詹文杰主持的青年项目《柏拉图的知识论研究》、任蜜林主持的青年项目《纬书思想研究》。
7月
2~7日,王柯平参加“国际普世对话学会第八届世界大会”,并当选为副会长。大会主题为“文化间的对话:和平、公正与和谐”。
13日,召开学术委员会议,评审2010年度后期资助成果和所课题。经审核并投票决定,叶秀山的论文集《学与思的轮回——叶秀山2003~2007年最新论文集》和张建军的专著《画史心香——南北宗论的画史画论渊源》获得后期资助;刘一虹的专著《文明对话与和谐世界:9·11之后的伊斯兰哲学反思》、高海波的论文《黄宗羲理学思想研究——以<明儒学案>为主》、王喆的译著《另一个世界的另一种马克思主义》、邹崇理的论文《信息流逻辑和范畴类型逻辑比较》获得所课题立项。
18~24日,谢地坤代表我所赴德国柏林出席中德“哲学与宗教”会议,并作题为《追寻失落的精神家园——对“国学热”的一种解释尝试》的报告。该会议是由我国教育部、科技部与德国教育和科技部共同发起的“中德科学教育年”(2009~2010)活动的一部分,由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承办。
20日,美国德鲁大学哲学系托马斯·麦格内尔教授来所访问,作题为“表层文化、深层文化与文化身份”的演讲,孙伟平会见麦格内尔教授并主持学术报告会。
22~23日,“面向实践的当今哲学:西方应用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会议由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英国应用哲学学会、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黑龙江大学联合举办。
26~28日,由韩国伦理学会和中国伦理学会共同主办的“第18次韩中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在韩国湖南大学和济州大学召开。孙春晨应邀参加。
26日~
30日,余涌主持召开“哲学中国网”第一期结项评审会,“哲学中国网”及其子网“哲学所官方网站”达到网站一期建设预期目标。
8月
4~7日,吴尚民、谢地坤赴北戴河参加我院2010年“实施三大强院战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专题研讨会。吴尚民代表所领导班子在会上就哲学所领导班子建设和党支部建设作了发言。
17日,我所113名党员干部向舟曲泥石流灾区群众捐款25050元。
21~22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理论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会议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王伟光应邀出席并作题为《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主题报告。
21~22日,由《世界哲学》编辑部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共同主办的“2010年全国古希腊哲学大会”在京举行。
31日,我院召开人才工作会议。谢地坤代表我所在会上作题为“实施人才建设工程,着力构建人才引进、培养和人员退出机制”的发言。
9月
7日,举办“建所55周年系列学术论坛之西方哲学史系列论坛”。会议由西方哲学史研究室承办。论坛共分四次,分别于
同日,日本著名学者
13日,魏小萍、甘绍平、王延光、刘素民、黄慧珍、惠鸣、贺雷等7位学者申报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际区域问题研究项目获批。他们将分别赴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进行为期6~12个月的学术访问。
15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室和离退休干部办公室共同主办“庆祝赵凤岐研究员八十华诞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讨会”。
22~28日,孙伟平赴法国巴黎参加“第六届国际马克思大会”。
26日,我院举办第五届职工运动会。我所派出48名运动员参加22项比赛,最终获得精神文明奖、拔河比赛团体第四名、足球射门团体第四名、集体绳团体第七名以及两项个人名次。
26~27日,由浙江省与中国社科院合作领导小组主办,我所和衢州市委宣传部共同承办的“2010第三届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在浙江衢州召开。王伟光在开幕式上致辞,谢地坤、李景源出席。会议通过了《2010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衢州宣言》。
28日,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武寅带领科研局、人事教育局、国际合作局相关领导组成的调研组来所进行学科调研,就我所的学科建设现状、存在问题、未来发展等进行座谈。
本月,经院长办公会批准,我所有4人获2010年度院青年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资助,分别是:任蜜林的《易纬思想新探》、孟强的《当代科学论的形而上学趋向》、马新晶的《唯物史观视域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研究》、李薇的《试论近代欧洲启蒙运动中的“科学创新概念”》。
10月
6~7日,赵汀阳应文化部和欧盟文化总司邀请,赴比利时布鲁塞尔参加第一届“中欧文化高峰论坛”,发言题目为《从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到方法论的关系主义》。
12日,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教授应邀来所作题为《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概况》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会系建所55周年高层学术论坛第一讲,由我所和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谢地坤主持。
16~17日,由我所、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中国现代外国哲学研究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生命伦理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北京国际人权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吴尚民、孙伟平代表我所出席。
16~17日,由金岳霖学术基金、中国逻辑学会、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和浙江省诸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纪念金岳霖先生诞辰115周年学术研讨会暨金岳霖学术奖颁奖会”在浙江诸暨召开。谢地坤代表我所出席并致辞。
19日,中国哲学史学会朱熹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该学会是隶属于中国哲学史学会的二级学会,李甦平担任副会长。
21~28日,谢地坤、余涌率所代表团赴日本东京访问,出席由日本伦理研究所主办的“2010年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会议主题是“寻求可持续发展时代的‘企业伦理’”。
22~23日,由我所和浙江省社科院联合主办、浙江省社科院哲学所承办的2010年度全国社科院系统哲学年会暨“中西方文化及其哲学”理论研讨会在杭州召开。吴尚民代表我所出席并致辞。
25~29日,由我所和越南社科院哲学所联合主办的“中越‘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学术研讨会”在长沙召开。李景源、孙伟平出席。
25日,举办“建所55周年系列学术论坛之科技哲学论坛”。会议由科技哲学研究室承办,主题是“当代科技中的哲学问题学术研讨会暨科技哲学学科建设论坛”。
11月
2日,作为建所55周年系列学术论坛活动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室分别于
9日,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慎明同志出席所党委专题民主生活会并作重要讲话。院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阎坤、院监察局和人事教育局有关同志列席会议。
13日,《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哲学卷》编委会在京召开第一次编委会议。哲学卷主编、学部委员、我院原副院长汝信主持会议,谢地坤出席会议。
17日,举办“建所55周年系列学术论坛之中国哲学论坛”。会议由中国哲学研究室承办,邀请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陈来教授演讲,主题是“国学研究中的胡适”。
19日,中国伦理学会成立30周年庆典暨首届学术成果奖颁奖大会在京举行。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余涌出席会议。首届学术成果奖76项,我所学者获奖近1/10。
20~21日,中国逻辑学会和西南财经大学联合主办的“2010逻辑素质教育论坛”在成都召开。
23日,经各处室考核,所考核领导小组审议,我所2010年度考核结果揭晓。尚杰、陈静、王延光、苏晓离、魏小萍、霍桂桓、李理、段伟文、毕芙蓉、张志强、单继刚、孔明安、成建华、詹文杰、张建军、惠鸣、李薇、高颖、丁秀珍、段军侠、刘炳华、孙伟平等22位同志被评为优秀。其余参加考核的同志考核结果均为称职,逻辑室胡义昭被评为基本称职。考核结果于
25日,我所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召开会议,对2010年申报专业技术职称晋升的人员进行评审。经投票表决,推荐单继刚副研究员参加院研究系列正高级职称评审;贾红莲副编审参加院编辑系列正高级职称评审;冯国超编辑参加院编辑系列副高级职称评审;李理副研究员转副译审,参加院翻译系列副高级职称评审;高颖参加院图书资料系列中级职称评审。通过张羽佳、张建军由助理研究员晋升为副研究员;认定宋大琦博士后为副研究员资格。
同日,我所召开关于筹备恢复“中国哲学联合会”的座谈会。受王伟光委托,会议由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会长谢地坤主持,各学会负责同志参加。
28日~
本月,经第24次院长办公会议批准,我所张晓明、章建刚等的《关于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建议》,张晓明、惠鸣等的《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获得“2009年全院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二等奖;章建刚、张晓明等的《进一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张晓明的《国际金融危机将推进我国发展方式转变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获得“2009年全院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三等奖;徐崇温的《国外关于中国模式的若干讨论》获得“2009年全院优秀对策信息情况报告类”三等奖。
本月,孙伟平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信息时代唯物史观的新发展”结项,鉴定等级为优秀。
12月
1日,副院长高全立到我所检查2010年度贯彻落实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情况并发表重要讲话,听取所领导班子工作汇报。
13~14日,召开2010年度管理工作会议,所领导班子及各研究室主任、党支部书记、行政处以上干部参加。谢地坤作我所2010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吴尚民作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专项报告;所领导班子进行个人述职述纪。所务会议成员对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和满意度测评;各党支部书记汇报明年加强支部工作的设想,就如何把支部工作融入科研工作,将支部活动与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相结合,开展争先创优活动进行讨论。与会者还就我所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就整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力量和资源、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室,职称评定量化标准和学科建设经费使用办法等进行讨论。
17日,作为纪念建所55周年系列学术论坛的组成部分,逻辑学研究室举办“逻辑类型论在语言学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
21日,学部委员叶秀山在院学术报告厅作题为《哲学的“同”与“异”》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系建所55周年高层学术论坛第二讲,由我所和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谢地坤主持。
27日,邹崇理的课题“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逻辑语义学研究”被确立为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31日,中国社会科学网上线典礼在社科会堂举行。院长陈奎元出席典礼,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发表讲话,副院长武寅主持典礼。谢地坤在会上代表所局干部发言。
本月,经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院人事教育局审批,南京大学
本年度,我所共完成学术专著31种,计992.1万字;学术论文173篇,计218.14万字;研究报告11种,38.95万字;古籍整理1种,23.5万字;译著10种,计322万字;译文11篇,计14.27万字;论文集1种,计31.3万字;一般文章52篇,计22万字;电视专题片《一代哲人艾思奇》,180分钟。
本年度,我所新立项课题2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课题5项,院重大课题1项,院重点课题6项,院国情调研课题3项,院青年科研启动基金课题4项,院青年中心社会调研课题1项,院交办、委托课题2项,所重点课题4项。
本年度,我所共结项课题12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项,院重点课题1项,院青年科研启动基金课题7项,所重点课题2项。
本年度,我所对外学术交流总量为27批次59人次,其中出访21批次33人次,来访6批次26人次。与我所开展学术交流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日本、越南、瑞士、冰岛等16个国家和地区。
本年度,新入所报到的人员有:杜国平、李俊文、任蜜林、周广友、路寻、许国荣、孙婧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1月
15日,所长谢地坤、荣誉学部委员姚介厚研究员会见来访的爱尔兰国立大学梅努斯哲学系主任迈克尔·邓恩教授一行。
18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召开常务理事会议,总结2009年工作,研究2010年学术活动。
29日,我院召开2010年度安全工作会议,我所被评为2009年安全工作达标单位。
本月,我院研究生院来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我院有关规定,谢地坤继续担任第九届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2月
2日,召开2010年迎春团拜会,在职人员和离退休干部200多人参加。春节前夕,所领导走访慰问荣誉学部委员、离退休老同志、老学者遗孀50余人。
5日,2009年度老干部科研成果统计工作完成。全年有22位离退休老干部承担科研课题,取得科研成果64项,其中论文占85%,专(译)著占15%。
25日,云南省电视台纪念艾思奇诞辰100周年纪录片制作组来院采访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学部委员汝信,荣誉学部委员赵凤岐。文献专题片《一代哲人艾思奇》由云南省委宣传部与我院联合拍摄,由哲学所负责具体工作,课题组包括李景源、孙伟平、吴元梁、徐素华和刘悦笛。此前课题组多次会见云南省委宣传部领导和艾思奇纪录片制作联络组,就剧本编写、资料搜集等进行商讨。
本月,经社科[2010]研字第16、17号文件批准,周贵华主持的院重大课题《印度佛教哲学史》立项;学部委员叶秀山主持的《欧洲哲学的历史发展与中国哲学的机遇》、陈霞主持的《道家思想的哲学新探》、杨通进主持的《国际关系伦理视域中的全球正义研究》、徐碧辉主持的《中国实践美学研究》、龚颖主持的《日本伦理学史:1868~1945》、李西祥主持的《<资本论>的历史逻辑与当代世界》作为院重点课题立项。
3月
1~5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7名研究人员赴河北省石家庄市开展国情调研,主题是“创建和谐社会中的劳动——分配关系研究”。
2日,所学术委员会讨论新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人选。经选举,推荐谢地坤担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余涌、孙伟平担任副主任,并上报院科研局备案。
9日,院2009~2010年度先进个人评选结果揭晓,我所推荐的全国政协委员、院文史哲学部副主任、学部委员李景源被评为科研岗位先进个人。
22日,经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鉴于张博树2009年以来多次违反工作纪律,未经请假和批准擅自出境,连续旷工一个多月,累计旷工两个多月,根据人事部《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暂行规定》及院所有关规定,与张博树解除人事关系,予以辞退。
28日~
30日,召开全所大会,谢地坤对2009年工作进行总结,部署2010年工作,吴尚民总结2009年所党委工作,部署2010年党建工作,余涌传达院2010年工作会议精神,孙伟平传达院
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精神。
同日,召开所务会议,讨论通过《哲学所规章制度汇编(2010年版)》,决定编辑印发全所。
本月,在民主推荐和组织考核、公示的基础上,所党委研究决定,聘任刘新文为逻辑学研究室副主任。
本月,由我所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克尔凯郭尔研究中心合作的翻译项目《克尔凯郭尔文集》(十卷本),已完成第二、三卷《非此即彼》的出版工作,两卷合计近100万字。
本月,经所长办公会、所党委会研究,院人事教育局批准,江怡调离我所到北京师范大学工作。
4月
1~3日,受院领导委派,李景源、吴尚民到云南腾冲出席艾思奇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
9日,举办“古希腊哲学青年论坛”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主题为“赫拉克利特的哲学”。
15~17日,“世界文明国际论坛”第四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由院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澳门基金会、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会议主题是“当代世界文明进程的新特征和文明研究的新进展”,谢地坤代表我所出席会议。
20日,我所183人向玉树地震灾区群众捐款49638元。
23日,举办“建所55周年系列学术论坛之人权与伦理学论坛”。会议由伦理室承办,主题是“人权与伦理学关系问题”。余涌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辞。
27日,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听取和审议上届工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新一届工会委员会。会议选举吴尚民为新一届工会主席、刘克海为新一届工会副主席,孙春晨、徐碧辉、谈宪生、陈刚、田申、马新晶、李薇为新一届工会委员;选举孟繁红为新一届经审委员会主任,陈刚、马新晶为新一届经审委员。
本月,经院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成立院梵文研究中心,孙晶被委任为该中心副主任。
本月,荣誉学部委员徐崇温主持的院交办课题《国际金融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获批准立项。
本月,蔡俊生主持的《俄罗斯文化模式研究》、郑湧主持的《美的现实性研究》、田时纲主持的《布鲁诺自然哲学译著及研究》和张浩主持的《试论社会——文化发展的若干问题》获院2010年度老年科研基金立项,
5月
5日,院团委召开大会表彰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团组织,我所团支部获第7批中央国家机关“五四红旗团支部创建单位”。
11日,为纪念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客逝北京400周年,由意大利驻华使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我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欧盟商会、北京中国学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利玛窦中欧文化交流及应用伦理研讨会”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行。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伟平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辞。
16~23日,孙伟平带领我所国情考察组赴浙江嘉兴,考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9日,经群众推荐,组织考核和公示,所党委会研究决定,聘任尚杰为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室主任,马寅卯为副主任。
25日,谢地坤会见来访的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斯米尔诺夫一行。
本月,我所完成党支部调整及改选工作,设在职人员党支部13个,离休人员党支部1个,退休人员党支部1个。调整后的党支部选举出党支部书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室党支部书记高岸起、副书记崔唯航;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党支部书记欧阳英、副书记徐素华;中国哲学史研究室和东方哲学史研究室党支部书记张志强、副书记洪军;西方哲学史研究室和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室党支部书记尚杰、副书记马寅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室和逻辑学研究室党支部书记段伟文;伦理学研究室党支部书记龚颖;美学研究室党支部书记徐碧辉;院文化研究中心和哲学与文化研究室党支部书记贾旭东(支部书记学习及出国期间,由惠鸣代理支部书记);《哲学研究》和《哲学动态》编辑部党支部书记鉴传今、副书记强乃社;《世界哲学》编辑部党支部书记孟繁红;人事处(党办)党支部书记陈刚;科研处和图资室党支部书记单继刚;办公室党支部书记刘克海;离休人员党支部书记于良华;退休人员党支部书记董谊思。
6月
3日,院召开小金库治理和社团清理整顿工作会议,吴尚民作题为“加大财务收支管理执行力,建立治理小金库长效机制”的发言。
8日,王伟光主持第9次调研座谈会,与哲学所、宗教所、语言所领导、研究室主任、党支部书记就贯彻2010年院工作会议精神进行座谈。吴尚民、谢地坤等同志汇报我所班子建设、学科和学风、研究室以及党支部建设等情况。副院长李慎明、高全立,中纪委驻院纪检组组长李秋芳,秘书长黄浩涛出席调研座谈会,院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21~22日,吴尚民应邀赴福建南平,代表我所出席“海峡论坛·第三届武夷山朱子文化节”开幕式。
26—27日,由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上海财大现代经济哲学研究中心与哲学所、哲学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的“全国财富哲学高级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主题为“金融危机的挑战与应战:走向未来的人类财富观”。李慎明副院长、谢地坤、李景源和哲学研究编辑部人员出席会议。
29日,举办全所纪念建党八十九周年红歌会。
30日,我院召开国情调研成果交流会。我所国情调研重大项目《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现状、关键问题和政策建议》项目组作“求实重义,让国情调研、决策建议与学科建设相得益彰”的发言;我所国情考察组作《教育与考察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科研与服务结合》的发言。
本月,我所有5项课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叶秀山主持的重点项目《欧洲哲学的历史发展与中国哲学的机遇研究》、龚颖主持的一般项目《1868~1945年日本伦理学史》、刘新文主持的一般项目《广义析舍的逻辑系统及其证明论语复杂性研究》、詹文杰主持的青年项目《柏拉图的知识论研究》、任蜜林主持的青年项目《纬书思想研究》。
7月
2~7日,王柯平参加“国际普世对话学会第八届世界大会”,并当选为副会长。大会主题为“文化间的对话:和平、公正与和谐”。
13日,召开学术委员会议,评审2010年度后期资助成果和所课题。经审核并投票决定,叶秀山的论文集《学与思的轮回——叶秀山2003~2007年最新论文集》和张建军的专著《画史心香——南北宗论的画史画论渊源》获得后期资助;刘一虹的专著《文明对话与和谐世界:9·11之后的伊斯兰哲学反思》、高海波的论文《黄宗羲理学思想研究——以<明儒学案>为主》、王喆的译著《另一个世界的另一种马克思主义》、邹崇理的论文《信息流逻辑和范畴类型逻辑比较》获得所课题立项。
18~24日,谢地坤代表我所赴德国柏林出席中德“哲学与宗教”会议,并作题为《追寻失落的精神家园——对“国学热”的一种解释尝试》的报告。该会议是由我国教育部、科技部与德国教育和科技部共同发起的“中德科学教育年”(2009~2010)活动的一部分,由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承办。
20日,美国德鲁大学哲学系托马斯·麦格内尔教授来所访问,作题为“表层文化、深层文化与文化身份”的演讲,孙伟平会见麦格内尔教授并主持学术报告会。
22~23日,“面向实践的当今哲学:西方应用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会议由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英国应用哲学学会、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黑龙江大学联合举办。
26~28日,由韩国伦理学会和中国伦理学会共同主办的“第18次韩中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在韩国湖南大学和济州大学召开。孙春晨应邀参加。
26日~
30日,余涌主持召开“哲学中国网”第一期结项评审会,“哲学中国网”及其子网“哲学所官方网站”达到网站一期建设预期目标。
8月
4~7日,吴尚民、谢地坤赴北戴河参加我院2010年“实施三大强院战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专题研讨会。吴尚民代表所领导班子在会上就哲学所领导班子建设和党支部建设作了发言。
17日,我所113名党员干部向舟曲泥石流灾区群众捐款25050元。
21~22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理论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会议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王伟光应邀出席并作题为《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主题报告。
21~22日,由《世界哲学》编辑部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共同主办的“2010年全国古希腊哲学大会”在京举行。
31日,我院召开人才工作会议。谢地坤代表我所在会上作题为“实施人才建设工程,着力构建人才引进、培养和人员退出机制”的发言。
9月
7日,举办“建所55周年系列学术论坛之西方哲学史系列论坛”。会议由西方哲学史研究室承办。论坛共分四次,分别于
同日,日本著名学者
13日,魏小萍、甘绍平、王延光、刘素民、黄慧珍、惠鸣、贺雷等7位学者申报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际区域问题研究项目获批。他们将分别赴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进行为期6~12个月的学术访问。
15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室和离退休干部办公室共同主办“庆祝赵凤岐研究员八十华诞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讨会”。
22~28日,孙伟平赴法国巴黎参加“第六届国际马克思大会”。
26日,我院举办第五届职工运动会。我所派出48名运动员参加22项比赛,最终获得精神文明奖、拔河比赛团体第四名、足球射门团体第四名、集体绳团体第七名以及两项个人名次。
26~27日,由浙江省与中国社科院合作领导小组主办,我所和衢州市委宣传部共同承办的“2010第三届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在浙江衢州召开。王伟光在开幕式上致辞,谢地坤、李景源出席。会议通过了《2010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衢州宣言》。
28日,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武寅带领科研局、人事教育局、国际合作局相关领导组成的调研组来所进行学科调研,就我所的学科建设现状、存在问题、未来发展等进行座谈。
本月,经院长办公会批准,我所有4人获2010年度院青年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资助,分别是:任蜜林的《易纬思想新探》、孟强的《当代科学论的形而上学趋向》、马新晶的《唯物史观视域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研究》、李薇的《试论近代欧洲启蒙运动中的“科学创新概念”》。
10月
6~7日,赵汀阳应文化部和欧盟文化总司邀请,赴比利时布鲁塞尔参加第一届“中欧文化高峰论坛”,发言题目为《从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到方法论的关系主义》。
12日,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教授应邀来所作题为《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概况》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会系建所55周年高层学术论坛第一讲,由我所和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谢地坤主持。
16~17日,由我所、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中国现代外国哲学研究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生命伦理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北京国际人权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吴尚民、孙伟平代表我所出席。
16~17日,由金岳霖学术基金、中国逻辑学会、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和浙江省诸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纪念金岳霖先生诞辰115周年学术研讨会暨金岳霖学术奖颁奖会”在浙江诸暨召开。谢地坤代表我所出席并致辞。
19日,中国哲学史学会朱熹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该学会是隶属于中国哲学史学会的二级学会,李甦平担任副会长。
21~28日,谢地坤、余涌率所代表团赴日本东京访问,出席由日本伦理研究所主办的“2010年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会议主题是“寻求可持续发展时代的‘企业伦理’”。
22~23日,由我所和浙江省社科院联合主办、浙江省社科院哲学所承办的2010年度全国社科院系统哲学年会暨“中西方文化及其哲学”理论研讨会在杭州召开。吴尚民代表我所出席并致辞。
25~29日,由我所和越南社科院哲学所联合主办的“中越‘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学术研讨会”在长沙召开。李景源、孙伟平出席。
25日,举办“建所55周年系列学术论坛之科技哲学论坛”。会议由科技哲学研究室承办,主题是“当代科技中的哲学问题学术研讨会暨科技哲学学科建设论坛”。
11月
2日,作为建所55周年系列学术论坛活动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室分别于
9日,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慎明同志出席所党委专题民主生活会并作重要讲话。院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阎坤、院监察局和人事教育局有关同志列席会议。
13日,《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哲学卷》编委会在京召开第一次编委会议。哲学卷主编、学部委员、我院原副院长汝信主持会议,谢地坤出席会议。
17日,举办“建所55周年系列学术论坛之中国哲学论坛”。会议由中国哲学研究室承办,邀请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陈来教授演讲,主题是“国学研究中的胡适”。
19日,中国伦理学会成立30周年庆典暨首届学术成果奖颁奖大会在京举行。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余涌出席会议。首届学术成果奖76项,我所学者获奖近1/10。
20~21日,中国逻辑学会和西南财经大学联合主办的“2010逻辑素质教育论坛”在成都召开。
23日,经各处室考核,所考核领导小组审议,我所2010年度考核结果揭晓。尚杰、陈静、王延光、苏晓离、魏小萍、霍桂桓、李理、段伟文、毕芙蓉、张志强、单继刚、孔明安、成建华、詹文杰、张建军、惠鸣、李薇、高颖、丁秀珍、段军侠、刘炳华、孙伟平等22位同志被评为优秀。其余参加考核的同志考核结果均为称职,逻辑室胡义昭被评为基本称职。考核结果于
25日,我所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召开会议,对2010年申报专业技术职称晋升的人员进行评审。经投票表决,推荐单继刚副研究员参加院研究系列正高级职称评审;贾红莲副编审参加院编辑系列正高级职称评审;冯国超编辑参加院编辑系列副高级职称评审;李理副研究员转副译审,参加院翻译系列副高级职称评审;高颖参加院图书资料系列中级职称评审。通过张羽佳、张建军由助理研究员晋升为副研究员;认定宋大琦博士后为副研究员资格。
同日,我所召开关于筹备恢复“中国哲学联合会”的座谈会。受王伟光委托,会议由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会长谢地坤主持,各学会负责同志参加。
28日~
本月,经第24次院长办公会议批准,我所张晓明、章建刚等的《关于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建议》,张晓明、惠鸣等的《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获得“2009年全院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二等奖;章建刚、张晓明等的《进一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张晓明的《国际金融危机将推进我国发展方式转变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获得“2009年全院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三等奖;徐崇温的《国外关于中国模式的若干讨论》获得“2009年全院优秀对策信息情况报告类”三等奖。
本月,孙伟平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信息时代唯物史观的新发展”结项,鉴定等级为优秀。
12月
1日,副院长高全立到我所检查2010年度贯彻落实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情况并发表重要讲话,听取所领导班子工作汇报。
13~14日,召开2010年度管理工作会议,所领导班子及各研究室主任、党支部书记、行政处以上干部参加。谢地坤作我所2010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吴尚民作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专项报告;所领导班子进行个人述职述纪。所务会议成员对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和满意度测评;各党支部书记汇报明年加强支部工作的设想,就如何把支部工作融入科研工作,将支部活动与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相结合,开展争先创优活动进行讨论。与会者还就我所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就整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力量和资源、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室,职称评定量化标准和学科建设经费使用办法等进行讨论。
17日,作为纪念建所55周年系列学术论坛的组成部分,逻辑学研究室举办“逻辑类型论在语言学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
21日,学部委员叶秀山在院学术报告厅作题为《哲学的“同”与“异”》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系建所55周年高层学术论坛第二讲,由我所和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谢地坤主持。
27日,邹崇理的课题“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逻辑语义学研究”被确立为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31日,中国社会科学网上线典礼在社科会堂举行。院长陈奎元出席典礼,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发表讲话,副院长武寅主持典礼。谢地坤在会上代表所局干部发言。
本月,经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院人事教育局审批,南京大学
本年度,我所共完成学术专著31种,计992.1万字;学术论文173篇,计218.14万字;研究报告11种,38.95万字;古籍整理1种,23.5万字;译著10种,计322万字;译文11篇,计14.27万字;论文集1种,计31.3万字;一般文章52篇,计22万字;电视专题片《一代哲人艾思奇》,180分钟。
本年度,我所新立项课题2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课题5项,院重大课题1项,院重点课题6项,院国情调研课题3项,院青年科研启动基金课题4项,院青年中心社会调研课题1项,院交办、委托课题2项,所重点课题4项。
本年度,我所共结项课题12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项,院重点课题1项,院青年科研启动基金课题7项,所重点课题2项。
本年度,我所对外学术交流总量为27批次59人次,其中出访21批次33人次,来访6批次26人次。与我所开展学术交流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日本、越南、瑞士、冰岛等16个国家和地区。
本年度,新入所报到的人员有:杜国平、李俊文、任蜜林、周广友、路寻、许国荣、孙婧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