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8月22日至23日,“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探索与中国道路的形成”书稿审稿会在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召开。会议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课题组、江西高校出版社共同主办,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协办。会议由书稿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立胜研究员主持。
会议对书稿第一卷、第二卷全部书稿和第三卷、第四卷已完成的书稿进行了审稿。参加审稿会的有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广州大学副校长徐俊忠,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文,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刘刚,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聂家华,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周绍东,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刘洪森,曲阜师范大学《齐鲁学刊》副主编、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昆,《经济纵横》杂志编辑室主任张佳睿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的专家。书稿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肜新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姜长青,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付科,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资本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郭冠清以及江西高校出版社有关编辑也参加了会议。
在认真审阅了四卷书稿,并听取了有关情况介绍后,与会专家针对书稿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专家们认为,这套书选题有厚重感和前瞻性,主旨高远,既是向建党百年献礼,又是对中央提出的“四史”教育的积极响应,意义重大,书稿目前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在充分肯定书稿的同时,专家们还就如何进一步做到四卷本逻辑一致、如何做到面上论述和纵向历史的统一、如何运用唯物史观构建自己的话语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会议最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立胜研究员作总结讲话。他在讲话中感谢专家们对书稿提出的宝贵意见,认为专家们的意见对进一步把握好书稿内容定位、写作方式,进一步处理好章节设置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会议取得了圆满成效,对更好地推进书稿写作、提高书稿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求各卷作者按照专家意见抓紧时间修改,按时完成任务,并就与书稿相关的论文发表、宣传等工作做出了部署。
“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探索与中国道路的形成”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课题组和江西高校出版社共同打造,并列入该课题阶段性成果。该书为一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原创理论专著,该书的出版既是从经济思想史角度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而进行的一项先导性探索和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向建党100年献礼。全套书共分四卷,分别为第一卷(1921—1949)、第二卷(1949—1978)、第三卷(1978—2012)、第四卷(2012年至今)。书的内容是站在今天的高度回望和梳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不同阶段对中国道路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主要经济思想和经济探索,论述这些思想和探索对中国道路形成的贡献及对不同阶段的指导意义,揭示这些思想和探索与中国道路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我们党领导经济建设的实践探索作一个逻辑一致的理论说明,力图用中国理论解释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为增强“四个自信”作出贡献。
该套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首席专家王立胜研究员担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刘国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学部委员张卓元,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徐伟新,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顾海良,南开大学原副校长逄锦聚,中央党校原校委委员韩庆祥等著名经济学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担任该套书的顾问。
(本文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江西日报)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8月22日至23日,“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探索与中国道路的形成”书稿审稿会在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召开。会议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课题组、江西高校出版社共同主办,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协办。会议由书稿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立胜研究员主持。
会议对书稿第一卷、第二卷全部书稿和第三卷、第四卷已完成的书稿进行了审稿。参加审稿会的有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广州大学副校长徐俊忠,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文,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刘刚,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聂家华,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周绍东,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刘洪森,曲阜师范大学《齐鲁学刊》副主编、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昆,《经济纵横》杂志编辑室主任张佳睿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的专家。书稿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肜新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姜长青,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付科,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资本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郭冠清以及江西高校出版社有关编辑也参加了会议。
在认真审阅了四卷书稿,并听取了有关情况介绍后,与会专家针对书稿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专家们认为,这套书选题有厚重感和前瞻性,主旨高远,既是向建党百年献礼,又是对中央提出的“四史”教育的积极响应,意义重大,书稿目前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在充分肯定书稿的同时,专家们还就如何进一步做到四卷本逻辑一致、如何做到面上论述和纵向历史的统一、如何运用唯物史观构建自己的话语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会议最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立胜研究员作总结讲话。他在讲话中感谢专家们对书稿提出的宝贵意见,认为专家们的意见对进一步把握好书稿内容定位、写作方式,进一步处理好章节设置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会议取得了圆满成效,对更好地推进书稿写作、提高书稿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求各卷作者按照专家意见抓紧时间修改,按时完成任务,并就与书稿相关的论文发表、宣传等工作做出了部署。
“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探索与中国道路的形成”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课题组和江西高校出版社共同打造,并列入该课题阶段性成果。该书为一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原创理论专著,该书的出版既是从经济思想史角度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而进行的一项先导性探索和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向建党100年献礼。全套书共分四卷,分别为第一卷(1921—1949)、第二卷(1949—1978)、第三卷(1978—2012)、第四卷(2012年至今)。书的内容是站在今天的高度回望和梳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不同阶段对中国道路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主要经济思想和经济探索,论述这些思想和探索对中国道路形成的贡献及对不同阶段的指导意义,揭示这些思想和探索与中国道路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我们党领导经济建设的实践探索作一个逻辑一致的理论说明,力图用中国理论解释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为增强“四个自信”作出贡献。
该套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首席专家王立胜研究员担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刘国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学部委员张卓元,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徐伟新,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顾海良,南开大学原副校长逄锦聚,中央党校原校委委员韩庆祥等著名经济学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担任该套书的顾问。
(本文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江西日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