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晚清时期,铁路技术传入中国并艰难起步,构成中国近现代科技转型的重要一环。与历经坎坷且成就有限的铁路事业相比,铁路认知的发展不仅贯穿于晚清史的整体之中,而且相继回应了“铁路是什么”“要不要建铁路”“如何建铁路”“铁路怎么管理”等关键问题,使得这段铁路史更显著地表现为铁路认知史。本书分阶段、有重点地展现了晚清铁路认知发端与演进的图景,并对既有关于铁路起源、铁路译词等的观点有所突破。
晚清铁路认知史论
雷环捷 著
2022年10月出版/98.00元
978-7-5228-0657-0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火蒸车”的首创:鸦片战争前铁路认知的发端
一 铁路起源的多重面相
二 铁路认知的多种起源
三 郭实猎首创“火蒸车”
四 对“火蒸车”的评析
第二章 “火蒸车”的传播:鸦片战争后铁路认知的初构
一“ 火蒸车”的传播与流变
二 中国人对铁路知识的最初引介
三 十九世纪中叶铁路认知的评析
第三章 从“火蒸车”到“火轮车”:译词与铁路认知的本土化
一 铁路译词变更与认知本土化:以魏源为例
二 铁路译词的整理与分析:1835—1878
三“ 火轮车”引领铁路认知本土化
第四章 从“一体防范”到“自强要图”:洋务运动时期铁路认知的转变
一 洋务运动时期的铁路问题及其前奏
二 对铁路的“一体防范”(1861—1874)
三 “一体防范”的松动(1874—1885)
四 铁路成为“自强要图”(1885—1894)
第五章 交错的“铁道”:甲午战争前后铁路认知的变轨
一 中国对日本铁路认知发端的影响
二 “铁道”在中国与日本的不同起源
三 “铁道”在中国与日本的不同传播
四 从中日互动的视角看铁路认知变轨
第六章 从铁路管理个案看清末铁路认知的更新
一 曾鲲化铁路认知的两种背景
二 铁路技术官僚生涯的早期言行
三 曾鲲化案例所反映的清末铁路认知
结语 晚清铁路认知的检视与反思
一 晚清铁路认知的总体检视
二 晚清铁路认知的反思教训
参考文献
后记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晚清时期,铁路技术传入中国并艰难起步,构成中国近现代科技转型的重要一环。与历经坎坷且成就有限的铁路事业相比,铁路认知的发展不仅贯穿于晚清史的整体之中,而且相继回应了“铁路是什么”“要不要建铁路”“如何建铁路”“铁路怎么管理”等关键问题,使得这段铁路史更显著地表现为铁路认知史。本书分阶段、有重点地展现了晚清铁路认知发端与演进的图景,并对既有关于铁路起源、铁路译词等的观点有所突破。
晚清铁路认知史论
雷环捷 著
2022年10月出版/98.00元
978-7-5228-0657-0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火蒸车”的首创:鸦片战争前铁路认知的发端
一 铁路起源的多重面相
二 铁路认知的多种起源
三 郭实猎首创“火蒸车”
四 对“火蒸车”的评析
第二章 “火蒸车”的传播:鸦片战争后铁路认知的初构
一“ 火蒸车”的传播与流变
二 中国人对铁路知识的最初引介
三 十九世纪中叶铁路认知的评析
第三章 从“火蒸车”到“火轮车”:译词与铁路认知的本土化
一 铁路译词变更与认知本土化:以魏源为例
二 铁路译词的整理与分析:1835—1878
三“ 火轮车”引领铁路认知本土化
第四章 从“一体防范”到“自强要图”:洋务运动时期铁路认知的转变
一 洋务运动时期的铁路问题及其前奏
二 对铁路的“一体防范”(1861—1874)
三 “一体防范”的松动(1874—1885)
四 铁路成为“自强要图”(1885—1894)
第五章 交错的“铁道”:甲午战争前后铁路认知的变轨
一 中国对日本铁路认知发端的影响
二 “铁道”在中国与日本的不同起源
三 “铁道”在中国与日本的不同传播
四 从中日互动的视角看铁路认知变轨
第六章 从铁路管理个案看清末铁路认知的更新
一 曾鲲化铁路认知的两种背景
二 铁路技术官僚生涯的早期言行
三 曾鲲化案例所反映的清末铁路认知
结语 晚清铁路认知的检视与反思
一 晚清铁路认知的总体检视
二 晚清铁路认知的反思教训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