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记者:李教授,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了三点,其中第三点就是坚持守正创新。请您谈谈在当代中国怎样进行文化创新。
李景源:对文化建设来说,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文化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第一要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和理解文化创新对于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意义。第二要建立良性运行机制,加强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各方面的优势集成,促进科技界、教育界和大众媒体之间的协作。第三要整合资源, 既要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鼓励创新的优秀资源,又要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第四要抓住重点,更新观念,完善制度,打造团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守正创新,通过理论创新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良好的文化氛围。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不懈奋斗、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信心和勇气。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要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努力营造鼓励、支持科技人员创新的有利条件。注重从青少年入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积极改革教育体制、改进教学方法,鼓励青少年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促使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在全社会广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让优秀科学家也成为人们敬仰的知名人物。
记者:您一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请您谈谈哲学的作用。
李景源: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每个时代的哲学都要关注和思考那个历史时期重大的命题。哲学、文化和价值观念等都是具有时代性的。在中国近代,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富有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的进步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救亡图存的方案。西学东渐给中国带来了启蒙理性,这对中国传统哲学给予釜底抽薪般的冲击,在它的影响下,不少知识分子对待中国哲学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开始用自由、平等、民主等话语来思考制度设计。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就是这类学者的代表。但是,这些启蒙话语并没有抓住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又脱离了广大民众,结果不是救亡压倒了启蒙,而是启蒙脱离了救亡。忽视了时代要求的形上思辨,使这些学者的声音曲高和寡,真正摆脱传统束缚的是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的历史理性。社会主义的命运也与哲学息息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是社会主义者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逻辑前提、理论根据和方法论工具。社会主义经历了起伏跌宕的发展历程,哲学上的是非对错往往是十分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原因。不仅如此,哲学还是社会主义理论的灵魂、精髓和核心。一个理论只有达到哲学层面的自觉,它的完整性、体系性才能得以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在于指导和推动实践。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科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坚持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全面把握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提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坚持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考察当代中国的改革发展;等等。这一系列原创性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因此,党员、干部要不断接受哲学智慧的滋养,特别是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全面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记者:请您给我们讲一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今中国有哪些指导意义。
李景源: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包含着一系列基本的观点和方法。它强调世界统一于物质,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原则;事物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和处理问题,不断提高系统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战略思维能力;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要掌握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认识处理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和根本工作路线;价值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尺度,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我们实际工作中的基本原则;等等。这些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不仅彼此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而且渗透着人民大众的根本立场,体现着实事求是的根本观点和方法,它们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这些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奢靡之风的强大思想武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体现。在当代中国,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我们的一些同志之所以理想迷失、信仰动摇,根本的就是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缺钙”,得了“软骨病”。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我们的党员、干部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取得“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
记者:您怎样看待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
李景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这方面的研究在我国源远流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之一是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线是唯物史观的中国化。从哲学上思考中国近百年发展的历程,唯物史观的中国化、民族化是一条根本线索。唯物史观的引进和传播,是中华民族艰辛探索和历史选择的结果。深刻理解长期系统的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础和源泉。所谓系统的社会实践,既包括成功的实践,也包括失败的实践;既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也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既包括工人运动的实践,也包括农民运动的实践。就群众史观的确立而言,每一次社会实践都使人们的认识向唯物史观前进一步。以现实问题研究带动基本理论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途径。以现实问题为中心带动基本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模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从文化角度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异质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两种文化的结合表现为文化主体的转变,即较早的一批先进分子都是由传统文化的信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传播者。个体文化观念的转变是整个民族文化演变的缩影。创新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推动力。毛泽东同志曾提出“古今中外法”这种研究方法,即把所研究的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所谓“古今”,就是历史的发展;所谓“中外”,就是中国和外国,就是己方和彼方。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也要采用这种全面的历史方法。首先,要把史与论结合起来;其次,在史的研究中,要把哲学史与文化史、社会史结合起来;再次,要做到上述两点,就必须在研究范式上把“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史范式”结合起来。
记者:从唯物史观角度,您怎样理解和认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李景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具有深厚的哲学底蕴与理论根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阐明了生态要素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深化了生态文明的社会历史内涵,“生态文明”这个概念突出强调了自然生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环境纳入生产力要素,指明生态生产力构成绿色发展方式的物质前提,还从生产力角度揭示了生态与文明的本质联系。生态生产力是先于其他生产力并能够持续存在的生产力,是人类从事循环经济的自然基础和载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价值论的高度揭示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本质联系,为发展方式变革奠定了哲学基础。这一理念首先要在价值论层面来把握,是发展观和价值观的一场深度革命;同时,还要从价值论上升到生存论层面,作出存在论的理解和解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其核心理念是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这些思想彰显了我们党对自然规律、经济规律、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相互关系的深刻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记者:对于史前认识您有很深的研究,《史前认识研究》是您的代表作之一,您认为形成中的人类主体认识是沿着什么道路发生、发展的?
李景源:认识的起源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类自身的起源问题。人类认识的最初形态是意会认识,然后由意会认识发展到言传认识。意会认识是一种体感性认识,它是人通过自己的身体的活动而发生的对事物的直觉和整体顿悟,是融知、情、意为一体的混沌认识。无论是人类还是个体,意会认识在时间上都先于言传认识。我认同皮亚杰的一个观点:智慧先于语言。人类曾经历过一个没有语言(当然是严格意义上的语言,即语音的符号系统)而认识和思维的漫长时期,言传认识实际上是人借助语言而对意会知识的编码和发送。从逻辑上看,意会认识总是言传认识的基础和背景,没有意会认识,就无法产生也无法领会言传认识。首先是通过意会能力形成一种整体的意义结构,然后以此为基础和框架,进而形成言传认识的方式。而且,严格说来,人的认识的整个过程和本质特征都是意会、模拟式的,这是发散式思维的基本因素。从意会认识向言传认识的过渡,是伴随着语言的产生过程而实现的。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您认为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崇高使命是什么?
李景源: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并对此提出明确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备受鼓舞、倍感责任重大,必须敢于担当、有所作为。一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问题。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所作为,必须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自觉回答“人民之问”,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实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从火热的社会实践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获取营养、激发灵感,进行创作。二是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时期,中国社会也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全面变革时期,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坚定的政治立场,要始终坚持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全面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三是勇于创新展现学术担当。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坚持守正创新、一步一个脚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记者苏鸿雁)
原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4年第10期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公众号2024-10-23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记者:李教授,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了三点,其中第三点就是坚持守正创新。请您谈谈在当代中国怎样进行文化创新。
李景源:对文化建设来说,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文化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第一要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和理解文化创新对于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意义。第二要建立良性运行机制,加强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各方面的优势集成,促进科技界、教育界和大众媒体之间的协作。第三要整合资源, 既要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鼓励创新的优秀资源,又要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第四要抓住重点,更新观念,完善制度,打造团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守正创新,通过理论创新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良好的文化氛围。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不懈奋斗、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信心和勇气。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要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努力营造鼓励、支持科技人员创新的有利条件。注重从青少年入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积极改革教育体制、改进教学方法,鼓励青少年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促使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在全社会广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让优秀科学家也成为人们敬仰的知名人物。
记者:您一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请您谈谈哲学的作用。
李景源: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每个时代的哲学都要关注和思考那个历史时期重大的命题。哲学、文化和价值观念等都是具有时代性的。在中国近代,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富有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的进步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救亡图存的方案。西学东渐给中国带来了启蒙理性,这对中国传统哲学给予釜底抽薪般的冲击,在它的影响下,不少知识分子对待中国哲学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开始用自由、平等、民主等话语来思考制度设计。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就是这类学者的代表。但是,这些启蒙话语并没有抓住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又脱离了广大民众,结果不是救亡压倒了启蒙,而是启蒙脱离了救亡。忽视了时代要求的形上思辨,使这些学者的声音曲高和寡,真正摆脱传统束缚的是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的历史理性。社会主义的命运也与哲学息息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是社会主义者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逻辑前提、理论根据和方法论工具。社会主义经历了起伏跌宕的发展历程,哲学上的是非对错往往是十分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原因。不仅如此,哲学还是社会主义理论的灵魂、精髓和核心。一个理论只有达到哲学层面的自觉,它的完整性、体系性才能得以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在于指导和推动实践。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科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坚持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全面把握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提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坚持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考察当代中国的改革发展;等等。这一系列原创性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因此,党员、干部要不断接受哲学智慧的滋养,特别是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全面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记者:请您给我们讲一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今中国有哪些指导意义。
李景源: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包含着一系列基本的观点和方法。它强调世界统一于物质,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原则;事物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和处理问题,不断提高系统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战略思维能力;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要掌握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认识处理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和根本工作路线;价值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尺度,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我们实际工作中的基本原则;等等。这些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不仅彼此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而且渗透着人民大众的根本立场,体现着实事求是的根本观点和方法,它们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这些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奢靡之风的强大思想武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体现。在当代中国,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我们的一些同志之所以理想迷失、信仰动摇,根本的就是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缺钙”,得了“软骨病”。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我们的党员、干部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取得“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
记者:您怎样看待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
李景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这方面的研究在我国源远流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之一是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线是唯物史观的中国化。从哲学上思考中国近百年发展的历程,唯物史观的中国化、民族化是一条根本线索。唯物史观的引进和传播,是中华民族艰辛探索和历史选择的结果。深刻理解长期系统的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础和源泉。所谓系统的社会实践,既包括成功的实践,也包括失败的实践;既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也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既包括工人运动的实践,也包括农民运动的实践。就群众史观的确立而言,每一次社会实践都使人们的认识向唯物史观前进一步。以现实问题研究带动基本理论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途径。以现实问题为中心带动基本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模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从文化角度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异质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两种文化的结合表现为文化主体的转变,即较早的一批先进分子都是由传统文化的信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传播者。个体文化观念的转变是整个民族文化演变的缩影。创新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推动力。毛泽东同志曾提出“古今中外法”这种研究方法,即把所研究的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所谓“古今”,就是历史的发展;所谓“中外”,就是中国和外国,就是己方和彼方。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也要采用这种全面的历史方法。首先,要把史与论结合起来;其次,在史的研究中,要把哲学史与文化史、社会史结合起来;再次,要做到上述两点,就必须在研究范式上把“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史范式”结合起来。
记者:从唯物史观角度,您怎样理解和认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李景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具有深厚的哲学底蕴与理论根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阐明了生态要素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深化了生态文明的社会历史内涵,“生态文明”这个概念突出强调了自然生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环境纳入生产力要素,指明生态生产力构成绿色发展方式的物质前提,还从生产力角度揭示了生态与文明的本质联系。生态生产力是先于其他生产力并能够持续存在的生产力,是人类从事循环经济的自然基础和载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价值论的高度揭示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本质联系,为发展方式变革奠定了哲学基础。这一理念首先要在价值论层面来把握,是发展观和价值观的一场深度革命;同时,还要从价值论上升到生存论层面,作出存在论的理解和解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其核心理念是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这些思想彰显了我们党对自然规律、经济规律、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相互关系的深刻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记者:对于史前认识您有很深的研究,《史前认识研究》是您的代表作之一,您认为形成中的人类主体认识是沿着什么道路发生、发展的?
李景源:认识的起源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类自身的起源问题。人类认识的最初形态是意会认识,然后由意会认识发展到言传认识。意会认识是一种体感性认识,它是人通过自己的身体的活动而发生的对事物的直觉和整体顿悟,是融知、情、意为一体的混沌认识。无论是人类还是个体,意会认识在时间上都先于言传认识。我认同皮亚杰的一个观点:智慧先于语言。人类曾经历过一个没有语言(当然是严格意义上的语言,即语音的符号系统)而认识和思维的漫长时期,言传认识实际上是人借助语言而对意会知识的编码和发送。从逻辑上看,意会认识总是言传认识的基础和背景,没有意会认识,就无法产生也无法领会言传认识。首先是通过意会能力形成一种整体的意义结构,然后以此为基础和框架,进而形成言传认识的方式。而且,严格说来,人的认识的整个过程和本质特征都是意会、模拟式的,这是发散式思维的基本因素。从意会认识向言传认识的过渡,是伴随着语言的产生过程而实现的。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您认为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崇高使命是什么?
李景源: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并对此提出明确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备受鼓舞、倍感责任重大,必须敢于担当、有所作为。一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问题。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所作为,必须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自觉回答“人民之问”,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实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从火热的社会实践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获取营养、激发灵感,进行创作。二是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时期,中国社会也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全面变革时期,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坚定的政治立场,要始终坚持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全面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三是勇于创新展现学术担当。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坚持守正创新、一步一个脚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记者苏鸿雁)
原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4年第10期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公众号2024-10-23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