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研究学人>本所同仁>离退休学者

魏小萍

发布时间: 2014-01-20
字号 +字号 -

  

  

  魏小萍,女,195512月,江苏南京人。

  社科院哲学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哲学系 特聘教授。

   

  承担学术工作: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法人代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分会副会长,全国经济哲学分会副会长,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分会会长。

  英国牛津大学政治理论刊物《当代政治理论》编辑部编委。

   

  主要研究领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主持的重大科研项目:

  1.社科院院重大课题A类《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源头——马恩全集(MEGA2)研究》。

  2.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中文、德文)研究》。

  3.社科院创新工程重大研究项目《当代主要社会思潮的最新动态研究与批判》。

   

  主要简历:

  1199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列所(导师庄福龄教授),获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本所任教。

  22002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

  3199812月—19998月,在英国肯特大学、牛津大学作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国外马克思主义和市场社会主义研究。

  4200011月—200111月,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作访问学者。

  5200510月—20061月,20067月—200610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历史研究所做研究工作。 

  6200611月,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研究学者。

  7200710-201010月之间作为中方主持人执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荷兰科学院合作项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在西方和中国的影响”,不定期在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历史研究所做研究工作。

  8201110-20123月在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科学系作访问学者。

   

  已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专著类:

  1.《唯物史观的发展和历史主客体理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12

  2.《历史主客体导论》,北京出版社,19997

  3.《追寻马克思——时代境遇下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逻辑的分析和探讨》,人民出版社,20056

  4.《探求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原文文本的解读与分析》,人民出版社,20106

  5.Rethinking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Global Scholarly Publication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Old Westbury, 2010, USA

  6.《通向<资本论>之路:前<资本论>时期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探索轨迹及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2

  7.Ekonomická a politická transformace číne: nové rozbory Číne, Praha(捷克语,翻译于英文版), Filosofia 2017。捷克

  8.Karl Marx on Socialist Theory and Practice ---Rethinking Marxs Theory of Human Emancipation,Palgrave Macmillan出版社2022。美国

   

  

  主编翻译丛书:  

  1.雅克·比岱:《总体理论》东方出版社2010年。

  2.汤姆·洛克莫尔:《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东方出版社2008年。

  3.G·A柯亨:《自我所有、自由和平等》东方出版社2008年。

  4.肖恩·赛耶斯:《马克思主义与人性》东方出版社2008年。

  5.沃尔夫冈·豪格:《十三个尝试》东方出版社2008年。

  6.理查德·贝洛菲尔、罗伯特·芬奇主编:《重读马克思》东方出版社2008年。

   

  主编课题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源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研究。

  1.赵玉兰:《从MEGA1MEGA2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2.李锐:《<共产党宣言>的创作与理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3.徐素华:《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4.魏小萍:《通向<资本论>之路:前<资本论>时期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探索轨迹及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年。

  5.魏小萍、毕芙蓉、欧阳英、贺翠香、李涛:《文本研究中的语境与文本研究方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12月。   

二、当代主要社会思潮的动态研究与批判

1.陈学明、王代月、贺翠香、毕芙蓉、王增收、魏小萍:《当代主要社会思潮的动态研究与批判》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3月。47万,魏小萍主编,第一作者,撰写 11万。

2.乔瑞:《当代主要社会思潮的动态研究与批判》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1月。

   

  论文类(国内):

  1.《谈谈时空主客体问题》,载《新疆大学学报》,90年第4

  2.《从主客体的相互关系中论述主体的基本属性》,载《实事求是》,93年第1

  3.《关于必然性问题的研究进展及我见》,载《西北大学学报》,93年第2

  4.《意识的内在要素与主体性问题》,载《祁连学刊》,94年第2

  5.《唯物史观若干热点问题研究综述》,载《哲学动态》,94年第9

  6.《主体性问题研究综述》,载《教学与研究》,94年第6

  7.《恩格斯关于私有制起源理论的再探讨》,载《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论丛》,95年第18

  8.《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与人们的社会存在》,载《晋阳学刊》,95年第2

  9.《恩格斯思想与现时代》,载《高校理论参考》,95年第9

  10.《恩格斯思想的历史与现实》,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95年第22

  11.《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怎么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载《哲学动态》,95年第12

  12.《卢卡奇历史主客体思想发展进程评介》,载《哲学动态》,96年第2

  13.《马克思的历史主客体理论》,载《马克思主义研究》,96年第3

  14.《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建设的新篇章》,载《哲学动态》,96年第9

  15.《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历史主客体问题》,载《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96年第4

  16.《对精神文明建设中若干问题的评析》,载《社会经济问题研究》,96年第18

  17.《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外制约机制》,载《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6年第4

  18.《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讨会综述》,载《哲学动态》,96年第12

  19.《如何理解主体性中的为我性》,载《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研究》,96年第2

  20.《马克思主义史研究的又一新篇章》,载《高校理论战线》,97年第4

  21.《马克思异化学说的来源和趋向》,载《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论丛》,97年第19

  22.《评析当代国外学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问题的论述》,载《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97年第3

  23.《马克思主义史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载《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理论教学》,97年第4

  24.《黑格尔的主客体概念》,载《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论丛》19975

  25.《国外学者论市场社会主义》,载《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论丛》19975

  2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载《学习与创新》1997年第2

  27."主体性"涵义辨析》,载《哲学研究》1998年第2

  28.《首都学者研讨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动态》,载《光明日报》199873

  29.《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综述》,载《哲学动态》1998年第8

  30.《私有财产与异化现象》,载《马克思主义研究》1998年第5

  31.《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来源与走向》,载《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论丛》,2000年第20

  32.《资本主义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未来前景》,载《国外理论动态》2000年第1

  33.《马克思晚年哲学思想争论引起的思考》,载《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5

  34.《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何在?》,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年第6

  35.《国外马克思主义者与自由主义者的论战:自我所有――自由与平等》,载《中国哲学年鉴》,2000

  36.《国外学者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焦点问题讨论述评》,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年第1

  37.《自我所有原则走向哪里》,载《哲学研究》2001年第4

  38.《马克思主义研究将向更加精确和科学的方向发展》,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年第4

  39.《自然科学家的真理观——摩尔根的真理观》,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10

  40.《契约原则是否带来了自由和平等——国外马克思主义者与自由主义者的论战》,载《哲学研究》2002年第3

  41.《理性的交往与理论的与时俱进》,载《哲学研究》,2002年第5

  42.《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动态》,载《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5

  43.《人类社会何去何从?》,载《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44.《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建设刻不容缓》,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266

  45.《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与对答式的学术讲座》,载《学林撷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

  46.《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回归还是发展?》,载《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6

  47.《如何认识原民主德国的挫折?》,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5

  48.《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论战的哲学基础》,载《现代哲学》,20031

  49.《开拓创新的实践观》,载《哲学研究》,20033

  50.《坚持基本原理谱写新的篇章》,载《中国社科院院报》,200341

  51.《马哲革命正在进行》,载《社会科学报》,200365

  52.《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差异与互动》,载《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32

  53.《两种契约模式及其超越》,载《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4

  54.《現代中国における主流哲学*思想についての分析》,[]阿部幹雄,日本《情况》20037月号

  55.《马克思主义与自由、平等和正义的话题》,载《哲学研究》,20039

  56.MEGA2研究和阅读中的词汇理解问题》,载《哲学动态》,200311

  57.《第21届世界哲学大会纪实和感想》,载《现代哲学》,20041

  58.《与国际接轨,我们的差距在哪里?》,载《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5

  59.《“探索幽灵的轨迹:马克思著作中的文献学和哲学研究”国际学术会议综述》,载《哲学动态》,2004年第9

  60.《马克思与我们的时代同在法国巴黎<第四届国际马克思大会>综述》,载《国外社会科学》2005年第1

  61.《解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遇,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载《现代哲学》20051

  62.《外化、异化与私有财产:并非产生于翻译的概念理解问题》,载《哲学动态》20058

  63.《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轨迹和趋势》,载《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52

  64.《资产阶级权利与市民权利:同质与否?》,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5

  65.《分配公正:从原则到语境》,载《哲学研究》200510

  66.《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分工与私有制:非同质的问题》,载《南京社会科学》20062

  67.<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问题讨论》,载《哲学动态》20062

  68.《分析哲学和向黑格尔的回归》,载《世界哲学》20061期、2

  69.《重读马克思:历史考证版为我们提供的新视野》,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1

  70.《马克思与诺契克、罗尔斯:关于分配公正的分歧》,载《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8

  71.<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的两个方向》,载《光明日报》20061211

  72.《德意志意识形态》未定稿部分的内容及其相互关联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5

  73.“所有制”与“财产”:关系概念与实体概念的不同 《哲学动态》200710

  74.词汇选择与哲学思考:财富的来源、性质与功能 《哲学研究》20082

  75.时代语境中的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2

  76.从社会现象的批判到社会关系本质的批判 《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4 

  77.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产权形式的探讨 《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11

  78.从一个附加标题说起——如何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差异中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 《哲学动态》20093  

  79.对唯物史观理论的再认识----《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考证版(MEGA2)试行版解读带来的再思考 《哲学研究》 2009年第3

  80.时代、语境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河北学刊》20092

  8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阅读:是否读出了另一个马克思?《哲学年鉴》2009

  82.美国纽约2009年左翼论坛简述《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5

  8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研究新进展,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人民出版社2009

  84.从双重关系的角度重新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形式论 《现代哲学》2009年第 6

  85.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核心价值体系构建 《人民论坛》20105 290

  86.马克思与国民经济学家:起始于前经济学的分歧-----读《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4

  87.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动态新趋势,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1028

  88.再论唯物史观理论中的意识概念 《哲学动态》,2011年第4

  89.以历史考证版为基础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新历史观的解读《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3

  90.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及其同古典经济学的四个决裂(访谈),《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7期 (英译汉)

  91.通向《资本论》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之路 《哲学年鉴》2012

  92.通向分配正义的劳动价值研究之路 《哲学动态》2012年第9

  93.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的政治、哲学与伦理 《哲学研究》2012年第9

  94.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是否终结? 《理论视野》 201212

  95.MEGA2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3130

  9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在国内的反响与思考 《新视野》2013年第4

  97.文本视域中的马克思 《南京政治学院》20134

  98.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状况、趋势与新的端倪 《社会科学家》20141

  99.论马克思与哈贝马斯——魏小萍访南希·弗雷泽 高静宇译 《世界哲学》20141

  100.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分类及其原则 《哲学动态》2014年第6期。

  101.马克思与当代西方左翼社会思潮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期。

  102.交往、规范与制度,哈贝马斯与马克思批判指向的比较《哲学研究》20149期。

  103.马哲史研究的新资源、新视野、新路径《50年聚焦:名家论马克思主义发展》人民出版社,201410月。

  104.中国化语境下的新MEGA研究 《理论视野》 201412

  105.雇佣劳动关系中的公平与正义问题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年第2期。

  106.论分配正义蕴含着的两个抽象原则 《哲学动态》201512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16年第3期全文转载。

  107.从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解读马克思的问题意识 《理论视野》 201511期。

  108.批判与修缮:皮凯蒂的理论局限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1225日。

  109.马克思早期批判思路的形成路径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3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16年第7期全文转载。

  110.资本中的哲学问题——《21世纪资本论》与《资本论》研究思路的比较 论文集《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月。

  111.马克思的问题意识及其分配正义原则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

  112.马克思批判思路的现实意义《理论视野》2016年第6期。

  113.批判还是修缮:如何面对资本逻辑的悖论 《哲学研究》20173期。

  114.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经济哲学的研究范式  《光明日报》2017082815版。

  115.卢卡奇历史主客体概念的衍变及其当代意义,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116.在改革开放中推进分配正义《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518日。

  117.真理与实践:40年前后围绕着分配正义原则的思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7)》。中央编译出版社20194月。

  118.马克思正义观的涵义、发展路径及其当代性 《理论视野》201911期。

  119.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的跨国资本问题评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9年第二期,湖北人民出版社20201月。

  120.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动态 《哲学动态》20201月。

  121.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的理论路径与现实意义 《中国经济哲学年鉴(2019)》上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12月。

  122.文本视域中的马克思《光明日报》202191315版。

  123.从双重对象性关系中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四川大学学报》2022年第2期。

  124.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分析数字劳动《社会科学报》2022414日。

  125.马克思和黑格尔在自由与财产问题上的分歧《教学与研究》2022年6月。 

   

  论文类(国外):

  1.From Nothing to Nothing: The Chinese Communist Movement and Hong Kong 1921-1936 by Chan Lau Kit-ching, Science & Society, 2001 VOL.65,NO.2 America

  2.China's Socialist Reform: its Main Line, its New Problems and its Prospects, Studies in Marxism, 8, 2001 England

  3.Die chinesische Reform - ihre Hauptlinien und ihre neuen Probleme, Geschichte wird gemacht VSA-Verlag Hamburg 2002 Germany

  4.La réforme socialiste en Chine, orientations générales et nouveaux problèmes Le socialisme de marché à la croisée des hemins Imprimé en France 2004

  5.China's historical transition and the globalizationEKONOMICKY CASOPIS JOURNAL OF ECONOMICS 52/2004 3

  6.Politicky systém a ekonomické reformy v ?íne SLOVO 27. OKTóBER-2 NOVEMBER 2004.

  7.Consciousnes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China's economic reform, Idealistic Studies volume 34:1 Spring/2004

  8.How to Keep Equal Opportunities for Men and Women under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LOVO 23 MAREC-29MAREC Slovakia 2005

  9.The Current Marxism Research Situation in China Sulle tracce di un fantasma L'opera di Karl Marx tra filologia e filosofia Manifestolibri, Italy, 2005

  10.Od principov k suvislostiamMarx a Nozickresp. Rawls o distributivnej spravodlivosti, FILOZOFIA, Slovakia, 2006

  11.Distributive Justice: from Principle to Contex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Karl Marx, and John Rawls, FILOZOFIA V KONTEXTE GLOBALIZUJǘCEHO SA SVETA, Bratislava, Slovakia. 2006.

  12.Für die Erhaltung der Geschlechtergleichstellung in der sozialistischen MarktwirtschaftDas Argument 268/2006Germany.

  13.外化、疎外と私有財産は同一の関係にはない 情况 20075月增刊日本

  14.Justice, Injustice and Beyond Justic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Karl Marx and John Rawls  An Analysis: Distributive Justice, from Principle to Reality,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cision Ethics III:2 (Fall, 2006), pp.25-42. U.S.A.

  15.From Principle to Context: Marx versus Nozick, Rawls, on Distributive Justice, Rethinking Marxism, 20.3. U.S. 2008.

  16.The Relation between Private Ownership and the Phenomenon of Alienation. 被编译发表于 Triet Hoc,2008 No2,越南。

  17.Theory, Ideology and Practice------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under the Trends of Globalizatio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cision Ethics IV.2, 2008, U.S.

  18.Rethinking of the division between George Plekhanov and Lenin deal with the two historical transitions in Russian at last century,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cision Ethics. VI.2 (Spring 2010) U.S.

  19.Rethinking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New Edition of The German Ideology, Science & Society, Vol. 74, No. 4, October 2010, USA.

  20.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再认识 《唯物论研究》,201012期,第114号,日本

  21.The Collision of Derridas Deconstructionism with Chinas Marxism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cision Ethics, VII.3, 2011, U.S.

  22.Marxisme et déconstruction en Chine, DIOGèNE, No.228 October 2009 French.  

  23.Hoe kan het politiek system van China worden aangepast in overeenstemming met het hervormd econormich systeem, JAARGANG 44 NUMMER 4 1 WINTER 2010, Belgium,  网络刊物。

  24.On Marx: Contemporary Reflections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cision Ethics, VIII.2 (Spring 2012) U.S.

  25.Rozdelovanie a prerozdelovanie ako stelesnenie odlisnych principov spravodlivosti, FILOZOFIA 2012, c.2, Slovakia

  26.The Interpretation of Capital: An Interview with Michael Heinrich, WORLD RE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2. No. 4, 2011. Pluto JournalsUS-China  

  27.Lo stato attuale della ricerca su Marx in CinaTras las huellas de un fantasma. La actualidad de Karl Marx, Publication: Encuadernación: rústica con solapas2011, Spain

  28.The Collision of Marxism and Derridas Deconstruction in China, Diogenes,2012, French

  29.Interview: Nancy Fraser on Marx and Habermas, International Critical Thought 2013年第3 9 Routledge. 英国/中国

  30.Global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lass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CISION ETHICS, Fall 2013, Volume IX.1. U.S.A.3500. ISSN: 1557-9417

  31.The Logic Procedure of China's Transition  Economics & Economy, Vol. 1, No. 2 December, 2013, Podgorica, Montenegro

  32.THE DIVERSITY OF PHILOSOPHY AND THE SIMILARITY OF SOCIAL SYSTEMEuropean Societies, Vol. 16, No. 3. 2014.

  33.Communication, Norm and System: Reflections on Habermas Criticism of Marx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CISION ETHICS, Summer 2014 Volume IX.2  U.S.A. ISSN: 1557-9417

  34.Did Marx have a principle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IIRE Lombokstraat 40 1094 AL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2014

  35.A Comparison of the Research Approaches of 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nd Capital International Critical Thought, Volume 6, Number 3, September 2016 

  36.Matching Reforms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 of China  Social Transformations and Revolutions Annual of European and Global Studies, Edinburghuniversitypress.com, 2016.   

  37.Ekonomická a politická transformace číne: nové rozbory Číne, Praha, Filosofia 2017.

  38.Regarding Two Abstract Principles of Distributive Justice------A Problem Dealing with Socialist TransformationPhilosophica Critica, Vol. 3, 2 Slovakia 2017.

  39.Критика или обновление: как поступить с парадоксом логики капитала. Анализ теоретической уязвимости книги "Капитал в XXI векеHeterodox Economics versus Economic Reductionism: Micro-, Meso-, Macro. /Eds. by Svetlana Kirdina-Chandler and Vladimir Maevsky. Moscow: Institute of Economics RAS. 2018. Russian. 

  40.Lenins NEP and Deng XiaopingEconomic Reform, Palgrave macmillan 2018.

  41.РЫНОЧНАЯ ЭКОНОМИКА И ПАРАДОКС СПРАВЕДЛИВОСТИ: АНАЛИЗ С ПОЗИЦИЙ ТЕОРИИ КАРЛА МАРКСА /Evolution of Hierarchical Economic Structures and Economic Growth. Collection of papers presented at the XIII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volutionary EconomicsMoscow: Institute of Economics RAS. 2020. – 362 p.

  42Understanding Marx’s Concept of Justice Science & Society, Vol. 84, No. 4, October 2020, 485509 2020年。

  43.Transnational Capital and the Trend of Global Interactions. INTERNATIONAL CRITICAL THOUGHT2020, VOL. 10, NO. 2, 251–262.

   

  合著类:

  1.《马克思传》,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2

  2.《马克思恩格斯原始文本的研读和探讨》,载《哲学动态》,20033

  3.《再论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载《哲学动态》2009年第11期(多人合作)

  4.《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形态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3

   

  译文类:

  1.《意义和形而上学实在论》,载《哲学译丛》,89年第6

  2.《维特根斯坦和怀疑论》,载《哲学译丛》,94年第6

  3.21世纪的社会主义前景》,载《社会主义与21世纪》,20005

  4.《论当代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革新》,载《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1

   

  2022921日更新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京ICP备20004808号